通常來說tiktok是抖音的海外版,但是,TikTok是字節跳動旗下的短視頻社交平臺,而抖音是字節跳動旗下的一款產品,兩者實際上是沒有直接關系的。
TikTok的前身是Musical.ly,創建者是陽陸育和朱俊,他們原本是上海易保軟件的雇員,被派往歐美工作。多年來在外企工作的經歷讓2人深刻了解了歐美文化,依據自己的職業敏感性和對互聯網文化發展方向的準確判斷,2014年推出Musical.ly。國產抖音也只是在2016年9月才上線。
2014年,Musical.ly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這款應用以年輕人對口型假唱和跟著音樂跳舞為特色,令美國青少年群體為之瘋狂,一度高居美國App Store榜首。曾經Facebook和Disney也考慮過收購Musical.ly,不過最終被字節跳動收入囊中。收購之后,字節跳動升級了這款應用的推薦引擎,并加入了更多新功能,例如讓用戶對視頻發表評論,加強互動感。讓我們先看看這段歷史:
2016年9月,字節跳動借鑒Musical.ly的運營模式和自己的互動推薦機制,推出它,迅速在短視頻賽道中脫穎而出,引領中國短視頻潮流。
字節跳動的雄心從未在國內市場停止。2017年5月,字節跳動推出抖音國際版。但是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剛上市就表現出了水土不服的癥狀。其主要原因是國際版抖音與國內抖音數據互不互通,相互獨立。
由于中國用戶無法使用國際版抖音,導致短視頻內容嚴重短缺(在短視頻領域,國人對老外視頻的視頻數量、剪輯手法、黑科技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市場拓展非常緩慢。打牌不行,買唄!強龍壓倒了地頭蛇,怎么辦,那我就成了地頭蛇!2017年11月10日,字節跳動完成了它最大、最重要的一筆并購,以10億美元買進Musical.ly。
2018年8月,字節跳動放棄了Musical.ly的名稱,將國際版抖音和Musical.ly合并為TikTok。隨后,TikTok在印度、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躥紅。分析認為,字節跳動更名的做法有助于抖音在美國獲得成功。許多用戶在使用這些應用程序時并不知道它們是由中國公司開發的。更改名稱已成為中國公司試圖在美國擴張時有意采用的策略。
現在讓我們把上述內容換個表達方式快速梳理下:
TikTok和抖音到底有沒有關系?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
TikTok的前身是Musical.ly,以年輕人對口型假唱和跟著音樂跳舞為特色,一度在美國瘋狂流行。而抖音則是字節跳動在2016年推出的產品,兩者實際上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但是,為了在海外市場獲得更大的成功,字節跳動在2018年將國際版抖音和Musical.ly合并為TikTok,并在印度、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躥紅。
這一切的背后,是字節跳動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在國際版抖音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字節跳動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Musical.ly,并將其升級為TikTok。這一做法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讓更多的用戶接受了這個來自中國的短視頻社交平臺。
那么,TikTok和抖音到底有沒有關系?答案是,它們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產品。但是,通過TikTok,我們可以看到字節跳動在國際市場上的雄心壯志。你認為,字節跳動未來會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大的成功嗎?留言讓我們一起探討吧!
作者:tk0123小助手奧豆,出處:http://www.zhongruisheji.com/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