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為與Temu、SHEIN正面對決,將調整電商部門組織架構。
近日,TikTok又一次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直指在電商領域與Temu、SHEIN的直接對抗。
據極客公園報道,今年 5 月,TikTok 東南亞跨境部門合并了原來的本對本業務部門,兩個部門的人員集中起來投入到 S 項目——一個全新的自營貨架電商項目。原”本對本”業務部門將近三分之二員工都劃至 S 項目組。
原本的”本對本”業務與”跨境”業務是過去TikTok區隔電商業務的兩種模式,前者是指本地商家供貨并完成履約,后者是指跨境電商業務。
S 項目原定主要區域為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中東地區,但 5 月正式對外公布后,除沙特外這一模式也在英國上線。目前,一部分英國用戶已經能通過”Trendy Beat shop”瀏覽購買商品,該產品類似一個基礎版的抖音”商城”,以貨架方式展現商品,大部分商品都曾出現在 TikTok 的短視頻中。
事實上,S項目是與SHEIN、Temu相同的類自營的”全托管”模式,亦即商家只負責供貨,從中國發貨,而平臺解決流量和貨品運營的問題。TikTok稱其為”躺平式”經營。
這種模式被認為將是TikTok對貨盤問題提出的又一個解決方案,此前,除了仿照國內,創建商品精選聯盟外,在 2022 年,還曾在英美兩國啟動過一個名為”AquaMan(海王)”的倉儲計劃。這個計劃效仿亞馬遜的 FBA 倉模式,把部分銷售穩定的商品提前儲存至各國當地倉,以縮短跨境物流時間。但提前備貨、同時要先投入物流和倉儲費用,既帶來了商家的不確定性,也帶來了成本的上升。
除此之外,TikTok 也在不斷尋找物流的最優解,據雷峰網報道,近日,周受資還親自組織美國的 MCN 機構和 TikTok Shop 商家開會。會議上,周受資鼓舞大家要對 TikTok Shop 有信心,由此可見,無論是作為TikTok 電商最想進但難度最大的美國市場,還是其最先進入的英國市場,物流上帶來的困難都已經達到一定程度。
與此同時,TikTok的競爭者SHEIN、Temu都已經通過全托管模式,更好地建設了貨盤、把控質量,解決了這一問題,雖然這也將提升平臺的運維成本。在大環境和競爭對手的雙重壓力下,TikTok的電商之路正走的搖搖晃晃。
作者:tk0123小助手奧豆,出處:http://www.zhongruisheji.com/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