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TikTok帶火澳洲牛仔,趕牛成為年輕人熱門職業。
在開闊的天空下,在塵土飛揚的圍場里,伴隨直升機的轟鳴聲,驅一輛摩托,或駕一匹駿馬,追逐著奔騰的牛群……
在TikTok創作者杰瑪·巴古莉(Gemma Baguley)的視頻中,你可以看見典型澳大利亞牛仔的一天。按照當地方言,杰瑪是一名職業“趕牛人”(ringer)。
最近,在澳大利亞廣袤的內陸地區,越來越多年輕人在看到杰瑪等TikTok創作者的趕牛視頻之后,對牛仔生活躍躍欲試,還有人覺得“終于找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職業”。
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畜牧業不僅是其國民經濟重要部門,也已經成為這片大陸歷史文化獨特性的載體。世代生活于內陸的原住民孕育了傳奇而充滿野性的趕牛文化,南澳大利亞還有獨特的牛仔趕牛節。
出于喂養、銷售、健康檢查等目的,牧民需要季節性地“集結”(muster)牛群。傳統的集結方式是使用馬匹,而摩托車和直升機等現代工具大大提升了覆蓋范圍。
“趕?!蔽樟四贻p的有生力量。小哥拉克蘭·拉斯穆森(Lachlan Rasmussen)在初次面臨職業選擇時,下定決心試一試“趕牛人”這份工作。剛剛踏出校園的第一年,他在一個名叫“哈基塔”(Huckitta)的牛場工作。
“我發現牛場遠離城市的喧囂,這很令人欣慰,”拉斯穆森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考慮在牛場的土地上生活,“如果你已經離開學校,想找份工作,建議你問問附近的養牛場是否正在招人?!?/span>
在澳大利亞,趕牛人不是專屬于男性的職業,越來越多的女性也將其作為興趣的外延和額外收入的來源。
吉納維芙·蘿絲(Genevieve Rose)有五年的馴馬經驗,從新西蘭來到澳大利亞體驗了一把“趕牛人”生活,并在TikTok上分享自己參與牛群“集結”的兩周時光。用她的話說,自己度過的是“馬背上的一整天,從日出到日落”。
在TikTok趕牛視頻的評論區,最大的呼聲就是“我要怎么才能找到這份工作?”
養牛場的農場主們也不愿錯過TikTok帶來的“趕牛人”熱度,在視頻中坦言這份差事急需專業人手。
羅斯·斯坦尼斯(Ross Stanes)是一家牛場的經理,他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過去18個月牛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找不到合適的候選人??嗫鄬ひ拵讉€月之后,羅斯勉強找到一個新手。
昆士蘭州北部第六代牧民杰克·安寧(Jake Anning)經營著家庭養牛場“旺加利”(Wongalee)。他在TikTok上開設的“黑石牛肉”賬號今年4月發布了一則招募啟示,播放量已經超過4萬。
“我從事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杰克希望能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熱愛的職業,并給每個有興趣的人一次嘗試機會。但是,養牛場的生活并不像許多躍躍欲試者想象得那么簡單。
“牛場里的草長得很高,巖石嶙峋,而大部分時間里你必須騎著車驅趕牛群,”杰克說,“和牛群相處,光是搞清楚哪只會沖撞你、甚至踩平你——就需要花很多時間?!?/span>
杰克也是由于用工短缺才在TikTok上發布了招募啟示??吹胶芏嗳藢s牛的工作充滿興趣,而大多數卻是完全零經驗的“吃瓜群眾”,他有點意外。
“社交媒體是個好辦法,但其中不乏有人是因為這些場景看起來像美國西部片,覺得‘很酷’,”杰克說,“然而現實和電視劇肯定是不一樣的?!?/span>
TikTok用戶說,趕牛生活意味著“坐在馬背上的一整天”,并不輕松
澳大利亞農村培訓協會的凱麗·依莎(Kylie Eashard)認為,鑒于當前趕牛職業需求缺口巨大,行業高度重視在社交媒體的宣傳。
“作為一個零基礎的新手,也是可以進入這個行業的。但最重要的是你要證明你不是葉公好龍?!彼f,這意味著被興趣吸引而來的年輕人還需要經過大型養牛場正規的培訓,方可就業。
作者:tk0123小助手奧豆,出處:http://www.zhongruisheji.com/1690.html